老T博客

广州出名、佛山出钱、肇庆出地建机场?

广州出名、佛山出钱、肇庆出地建机场?

前几天,一则“肇庆9个村划归佛山”的新闻,在老T朋友圈里刷了屏。不少人一看地图就乐了:这不就是规划了多年的广州新机场所在地吗?一时间,“广州出名、佛山出钱、肇庆出地”的老段子又被翻了出来。

划走的九个村与一个机场梦

这九个村的划转,表面上是行政边界的微调,但在老T眼里,这几乎是给拖延多年的广州新机场项目踩下了最后一脚油门。毕竟,未来机场的核心区域,大半都在肇庆这块“飞地”上。以前跨市协调的麻烦,随着行政区划的统一,瞬间变得简单了不少。

其实,这个新机场的“选址记”,本身就是一出漫长的连续剧。

早在2012年,广州就开始谋划第二机场建设,初期备选南沙区,靠近港口,便于海空联运,但因空域冲突和环保压力放弃。随后转向增城正果镇,旨在连接广深,但评估显示与白云、宝安机场过近,安全隐患大。这些方案最终都停留在了纸面上。

2015年前后,焦点移至佛山云浮交界。当时佛山与云浮是结对帮扶关系,云浮顺势提出在“佛云交界处”建设广州新机场的提议,得到了粤西多个城市支持。

关键转折出现在2021-2024年:民航局批复推荐场址为佛山高明更合镇东北与肇庆高要蛟塘镇西侧。该选址于2024年2月正式获批,12月国家发改委立项,项目名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这一变迁也反映多方权衡:从城市中心向西部倾斜,避开东部密集区。过程涉及国家、省、市三级,强调战略布局。

地点时间线结果
广州南沙2012–2015因空域冲突,降级为小型通用机场
广州增城2017–2020因空域冲突、机场过密而放弃
佛山-云浮边界2013–2018位置连接性欠佳,后调整至佛山-肇庆边界
佛山-肇庆边界2018–2021实现空域、区域平衡,有高铁优势,能辐射粤西

为什么在佛山高明

如果问,为什么最终是这个看起来较为偏远的地点胜出?最大的制约因素,可能不在脚下,而在天上。

老T在一个航模网站上找来了几张珠三角地区的空域图,一下子就看懂了其中的奥妙。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的几个国际机场的航班航线,在珠三角上空织成了一张极其密集而复杂的网。看来看去也只有佛山西边还有一点空间。

珠三角航路图
珠三角航路图

如果把空域比作地上的公路,那珠三角东部核心区的“空中公路”已经接近饱和,车流(航班)相互干扰,拥堵和安全隐患并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再插进去一个承担千万级客流的新机场,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珠三角空域图
珠三角空域图

而佛山与肇庆的交界处,恰好处在这张密集航路网的边缘地带。在这里布局新机场,就像在一条已经堵死的高速公路旁边,新开一个入口相对宽松的枢纽,既能有效分流,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现有航路的干扰。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是整个珠三角天空的“交通安全”与运行效率。

“出名、出钱、出地”的说法经得起推敲吗?

“广州出名、佛山出钱、肇庆出地”,这个说法形象、好记,在民间流传很广。但仔细推敲起来,除了“肇庆出地”算是个事实,另外两样可能都跟大家的想象不太一样。

先说“广州出名”。这个名字确实大概率会冠以“广州”二字,就像西安咸阳机场不在西安而在咸阳一样。但这主要是一种区域品牌和辐射效应的考量,并不意味着广州是唯一的建设和管理主体。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这个机场是纳入“交通强国”战略中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其投资和建设主体,很可能是央企或者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这类省级平台,背后是更高层级的统筹力量。

今年2月,交通运输部编制印发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2025年版)》,谋划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联通提质工程、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网完善工程等20个重大工程(包)和新藏铁路、三峡水运新通道、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45个重大项目。

再说“佛山出钱”。这个说法问题最大。如此规模的国家级基础设施,投资动辄数百亿,绝非单个地级市能轻易承担。真正的“钱”主要来自省级财政、央企以及市场融资。佛山可能会承担一部分前期配套,比如连接机场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也可能在征地拆迁等本地化成本中分担一部分,但说整个机场是“佛山出钱”,无疑是把问题简单化了。

反倒是“肇庆出地”这一点,大部分是事实。根据现有的规划图,新机场的大部分跑道和航站楼,确实落在了划归佛山管理之前的肇庆地界上,少部分在原来佛山土地上。肇庆对这个机场土地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

回过头来看,这个机场从选址到命名,再到投资模式,都深刻地体现着“大湾区”的协作逻辑。它早已超越了单个城市的得失,而是在一盘更大的棋局中,寻求整体利益的最优解。那个朗朗上口的段子,或许终将被更复杂的现实所修正,但这个过程本身,正是湾区城市从“各自为政”走向“真正融合”的一个生动切片。

#广州 #佛山 #肇庆 #机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