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桦加沙”台风影响,夜里气温不上不下,开空调嫌冷,不开又有点闷。老T想着省点电,就没开空调,靠电风扇吹了一夜。结果,省电不成,倒把自己吹感冒了。
起初就是个普通感冒,流了两天鼻涕。可没想到,鼻涕快消停时,嗅觉突然又没了!
这已经是我第四次经历嗅觉丧失了。 第一次是2022年底阳了之后;第二次是2023年,感觉像是新冠回潮;第三次是去年冬天,症状也像新冠。但这次,我敢肯定不是新冠,用试纸测了,只有一条线。
这让我忍不住琢磨:搞不好前两次也不是新冠呢? 因为除了第一次阳了和这次测了,中间那两次我其实都没做检测,当时只当是新冠了。现在想想,真有点细思恐极:难道得过新冠之后,再遇上普通感冒也会触发嗅觉失灵?
作为医学门外汉,老T只好求助网络,想弄清楚感冒和嗅觉失灵之间到底有没有关联,也希望能给有类似经历的朋友一点参考。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科学角度切入。老T在 Science 上查到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对嗅觉系统的冲击远超普通感冒。它不像感冒那样主要是鼻塞堵路,而是直接“入侵”嗅觉上皮,也就是鼻子里的那些负责闻味儿的细胞。病毒通过 ACE2 受体进入支持细胞(sustentacular cells),导致炎症风暴,进而影响嗅觉神经元。这不是一次性的损伤,而是可能留下“后遗症”:慢性炎症或神经修复不全,让嗅觉系统变得脆弱。
由于老T看不懂这些具体内容,只能简单联想:新冠就好像一场“地震”,震坏了嗅觉基础结构,后续的小感冒则类似“余震”,轻易就能触发嗅觉失灵。
具体到复发机制,《英国医学杂志》上的 Post-viral olfactory loss and parosmia 文章指出,新冠患者嗅觉失灵的发生率高达 50%,其中许多人会发展为持久型或异嗅(闻到的味道变味儿),感染后6个月仍有27-60%的患者有嗅觉问题,1年后26.5-46%,甚至2年后还有8.3%。
为什么普通感冒会“借力打力”?因为感冒病毒(如鼻病毒)通常只引起暂时性鼻炎,但在前新冠患者身上,它可能放大残留的炎症。譬如,一篇案例研究描述了患者反复嗅觉失灵,可能源于过度炎症、再感染或病毒复制反弹。我的经历就很贴合:每次感冒后,不是鼻塞时就失灵,而是恢复期突然发作,这暗示不是机械堵塞,而是神经信号出了岔子。另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后新冠嗅觉功能障碍与“长新冠”相关,涉及免疫细胞浸润和嗅觉上皮基因表达改变,导致系统对新感染更敏感。
当然,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嗅觉失常现象,都能在一两个星期内逐渐恢复,尤其是年轻患者。
我自己这几天也在试着搞点恢复训练,闻闻柠檬、薄荷这些强烈气味,好像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假如你也遇上类似情况,别慌,记录下来,或许像我一样,找找背后的科学依据,心里就能多几分踏实。
生活本就五味杂陈,闻不着时,就多尝尝回忆的味道吧。
参考文献:
Olfactory and gustatory dysfunctions as a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mild-to-moderate forms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A multicenter European study.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05-020-05965-1
Post-viral olfactory loss and parosmia.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841969/
Long-lasting olfactory dysfunction in COVID-19 patients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05-021-07153-1
Non-neuronal expression of SARS-CoV-2 entry genes in the olfactory system suggests mechanisms underlying COVID-19-associated anosmia.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c5801
Prognosis and persistence of smell and tast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meta-analysis with parametric cure modelling of recovery curve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89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