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五一假期的一起本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

五一假期的一起本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

五一假期,本来没打算出远门,但岳母急着回老家,只能匆匆成行。为了减少拥堵时间,老婆建议我早上早点出发,结果才 3 点我妈就打电话过来问,是不是可以走了,她也想顺路回去看看。

但没想到,一出门还是遇上大堵车,二广高速肇庆段几十公里飘红,广清、广连也都差不多,选择导航推荐路线便出发了。

结果一出佛山就懵逼,在广州绕城高速转许广高速的第一个立交口,右边两条车道差不多四五公里都是大车熄火在睡觉,压根转不过去。

只能硬着头继续往前开,想着绕行一段再上,结果第二个、第三个路口都是一模一样的情况。

懵逼的我就不信邪了,一直走绕城高速到北村立交才终于进到北上的高速。

上了广连高速后,接连发生堵车,差不多从 4 点半堵到早上 10 点。


堵车

一张值得玩味的照片

天亮后,我在堵车路上拍了个照片。

本来是个稀松平常的照片,但在写这篇博客的此时,刚从相册翻到这张照片,不禁一阵寒意,感觉冥冥中自有天意。

因为一个小时后,我就要跟右边的大车来次亲密接触了。

补充下:又仔细看了下,事故车跟这个不是同一个车。只是拖挂部分都是申通,车牌不一样。


事故情况

我大概是 4 点 10 分经过白云机场,接下来往山区走时,开始遭遇大堵车。

疲劳驾驶

由于前一晚没睡好,精力很差,遇上这种不知何时是头的堵车,真是很心塞,服务区也进不去,只能跟着车流慢慢往前磨,有时候一个小时就磨一两公里。

真是想休息都没地方休,除非像大车那样,停应急车道睡觉,不然真是没啥办法。

辅助驾驶

在这堵车过程中,我只能开着最低级别的 L2 辅助驾驶解放下双脚。

但这个五年前的 L2 辅助驾驶,无限接近 L2.0 水准,跟当下国产电动车那些 L2.9 L2.99 的不在一个档次上。

只有一个雷达和摄像头进行测距和路况识别,只能在本车道内实现定速巡航或跟车行驶。

日常用倒也没啥问题,我在高速上大部分时候都开这功能,但眼睛还是得盯着路边,方向盘也不可能放手。

事故发生

由于精力很差,到 8 点时,经过半个夜间折腾,我已经被搞得有点迷糊,只能确保车还走在本车道上,跟着前车走,当然,这大部分还是辅助驾驶的功劳。

特别是在隧道这种全程白线的路段,辅助驾驶基本可以确保车辆完全在车道中央行驶,并且前雷达也可以确保不跟前车发生追尾。

结果万万没想到,右边大车居然在隧道变道过来。

本来堵车就很迷糊了,看到这实线变道,一时头脑发懵。

人工干预刹车吧,这辅助驾驶又得退出重新开一遍。

不刹车吧,好像也没问题,我车身一大半都过了大车车尾,明显应该让我先过去吧,而且车道内距离还是够宽,应该能过。

但稀奇古怪的是,大车司机后来说他在看手机,没留意路况,车辆却一直在往左别。

好家伙,就这样,我的后视镜刮到了他车门。

事故处理

刮后视镜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以前都是把后视镜重新掰回去就算了,一般都是掉个漆而已,不是大事。

但这次有点不同的是,掰回去后,电动折叠功能出现故障。

大车司机也是个实诚人,说要不报个警处理下。

我说,报警的话,你这隧道内压实线变道可以要扣分罚款的。

他想了想也有点犹豫,但后来还是打了 122 报警电话处理。

122 说没发生人身伤害的话,需要自行到下一个高速出口去搞快处。

在又磨了两个小时堵车后,终于下高速来处理这事。

一下高速就看到路边停了几十辆车,都是排队等处理事故的。

在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后,终于是处理完,大车同意出保险解决。

主要是 4S 店沙雕说这后视镜换一个 3500 块,加工时费 300,如果是镜子和底座都坏了,得 6000 块钱。“零整比”高得离谱。大车司机说最多能出 1000 块钱,吓得我也不敢私了解决。

最后通过 12123 在线处理,出了个事故认定书。

修车

昨天把车开去 4S 定损,结果人家看了一眼后,说换个壳子就完事,但需要等配件。

感觉又被干懵逼。

本来我是比较同情大车司机的。当时他变道也是不得已,前方车抛锚,不变道也走不了。

而且他们车辆保险都很贵,出一次险上涨保费也不少。如果真要出几千块保险,他这亏得还是蛮多。

但如果只是换个壳子,出个交强险就行。

也算是个比较好的结果了吧。

事后复盘

高速事故,我遇到两次了。

2016 年遇到一次,三个车道车流都是 120+ ,结果前车突然停在路中间,因为没判断好他到底是停着还是缓行,急刹车时间晚了点,结果没刹住,最后车头擦了对方车尾油漆,搞了几百块钱。

这次,总体来说,虽然是对方车全责,但我还是很过意不去。

假设我当时精力集中的话,几乎不可能发生碰撞,无论是提前刹车还是向左稍微避让点,都不至于是这个结果。

最惊险的是,因为这个大车司机当时说眼睛瞟手机去了,如果他方向再打大一点,可能就是我这边整个车头撞上去。即便当时大家时速都在 3KM 以下,也可能出现更大的损失。


高速路上有非常多的警示牌提示不要疲劳驾驶。

但对于这种动不动堵车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路况,似乎没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感觉像个悖论。

Built with Hugo, Powered by Github.
全站约 330 篇文章 合计约 939534 字
本站已加入BLOGS·CN